信仰文摘

Wednesday, May 17, 2006

 

以色列的历史见证神

圣经《申命记》:

申 4:25 “你们在那地住久了,生子生孙,就雕刻偶像,仿佛什么形象,败坏自己,行耶和华你 神眼中看为恶的事,惹他发怒。
申 4:26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们作见证;你们必在过约但河得为业的地上,速速灭尽!你们不能在那地上长久,必尽行除灭。
申 4:27 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在他所领你们到的万国里,你们剩下的人数稀少。
申 4:28 在那里,你们必事奉人手所造的神,就是用木石造成,不能看、不能听、不能吃、不能闻的神。
申 4:29 但你们在那里必寻求耶和华你的 神。你尽心尽性寻求他的时候,就必寻见。
申 4:30 日后你遭遇一切患难的时候,你必归回耶和华你的 神,听从他的话。
申 4:31 耶和华你 神原是有怜悯的 神,他总不撇下你,不灭绝你,也不忘记他起誓与你列祖所立的约。
申 4:32 - 申 4:33 “你且考察在你以前的世代,自 神造人在世以来,从天这边到天那边,曾有何民听见 神在火中说话的声音,象你听见还能存活呢?这样的大事何曾有,何曾听见呢?
申 4:34  神何曾从别的国中将一国的人民领出来,用试验、神迹、奇事、争战、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大可畏的事,象耶和华你们的 神在埃及,在你们眼前为你们所行的一切事呢?
申 4:35 这是显给你看,要使你知道惟有耶和华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申 4:36 他从天上使你听见他的声音,为要教训你,又在地上使你看见他的烈火,并且听见他从火中所说的话。
申 4:37 因他爱你的列祖,所以拣选他们的后裔,用大能亲自领你出了埃及,
申 4:38 要将比你强大的国民,从你面前赶出,领你进去,将他们的地赐你为业,象今日一样。
申 4:39 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申 4:40 我今日将他的律例、诫命晓谕你,你要遵守,使你和你的子孙可以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


1、为什么犹太人信仰坚定?- 出埃及,摩西十诫、得应许之地。

2、犹太人的患难:被掳巴比伦、回归;

3、犹太人被惩罚

犹太人的亡国:

摩西死后,他的继承人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得该 地为业。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在最初的君王中,只有大卫王较正直,到第三代所罗门王晚年就犯罪堕落了,以致国家一分为二。北朝仍名以色列,南朝则称为犹大。犹大国的君王中好的少,坏的多;以色列国的君王中则一个好的也没有。这些君王全不把摩西的告诫放在心上。他们非但不听从神的诫命,反倒去拜偶像,供奉外邦的邪神,把百姓陷在罪中,无恶不作。神屡次差遣先知警告他们,要他改邪归正。但他们仍是充耳不闻,甚至反将先知杀害。他们真个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于是神的惩罚终于来临;公元前722年北朝以色列首先被亚述吞灭,大批人民被掳往外邦。而南朝犹大国并不悔悟,仍然继续作恶,所以也于公元前582年为巴比伦所灭,京城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人民除被杀者外,大多数被掳往巴比伦为奴,以色列人至此彻底亡国。

五十年后巴比伦为波斯和玛代所攻取,以色列人也转为波斯的奴隶。七十年后波斯王亚达薛西准许剩余的以色列人归回本土,重建耶路撒冷和圣殿。但重建的犹大只是波斯的一个省,不再是独立的国家。从这时起,以色列人被称为犹太人。公元前三百年,希腊将波斯打败,犹太地也被希腊占领。不久希腊因亚历山大猝死而崩溃,犹太再转受埃及等国统治。以后罗马帝国兴起,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征服犹太,屠杀犹太人一万二千,从此犹太受罗马统治。

犹太人被分散到外邦:

当耶稣受难前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时,因预见到日后的灾祸就哭了。并预言说:“耶路撒泠啊,你常常杀害先知,……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的儿女,……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看哪,你们的家要成为荒场留给你们。”(马太福音23:37-38)
耶稣死后四十年,即公元七十年,犹太人终于大祸临头。那时罗马太子提多率大军镇压犹太人的反抗,经过激烈的争战,终将耶路撒冷攻破,城池和圣殿再次被毁。犹太人被杀者多达两百万,其余犹太人则全部被逐出犹太地,分散到各国,颠沛流离,“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以至于今,正如摩西和众先知所预言。这就是历史上犹太人的“大流散”。  
犹太人流散到列国之后,到外受排斥、嘲讽、鄙视。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犹太人所遭受的迫害和杀戮。

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因宗教偏见对犹太人滥行杀戮。公元1881年俄国沙皇被刺,犹太人因此被杀者达百万之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沙皇又威逼犹太人出境,不从者即用机枪和手榴弹残杀。
第二次大战时九百万犹太人中竟有六百万惨遭集体灭绝。
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犹太人只有一千多万。正如摩西所预言:"你们剩下的人数稀少。"

犹太民族依然存留: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经浩劫的民族,人数稀少又被分散于万国之中,没有祖国,没有自己的土地,但却没有被消灭或同化,仍然作为独特的民族生存下来,继续保持其固有的民族传统。这一奇迹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在亡国之后,不出五百年继之而来的就是灭种,整个民族将被消灭或同化而消失。历史上强大的民族如巴比伦,埃及和罗马,都不能逃脱这一命运,而唯独弱小的犹太是个例外。为什么?历史学家们无法解释,但圣经却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事出于神的命定。,"耶和华神是有怜悯的神,他总不撇下你,不灭绝你,也不忘记他与你列祖所立的约。"(申命记4:31)

以色列复国:

“那时,耶和华你的神必怜恤你,救回你这被掳的子民,从分散你到的万民中将你招聚回来,就是天涯的,你的神也必从那里将你招聚回来。”(申命记30:3)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列国收取,又从回围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本地。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国,……他们决不再分为二国。”"(以西结书37:22)

首先,犹太人离开本土之后,该地早已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所占据。这些人世代居住该地已经一千多年之久,早已视该地为他们的故乡。特别是七世纪回教兴起以后,很快便成为中东北非一带最强大的宗教政治力量,犹太地区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在耶路撒泠犹太圣殿原址上已经建起了两座回教的清真寺。回教徒同样也把耶路撒冷视为他们的圣地,回教徒与犹太人势同水火,断不会容许犹太人归回。其次,人数稀少的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一无共同居住的土地,二无共同的组织,更无政府,甚至没有共同的语言,三无军队,四无国际政治支持,立国的基本条件一项也不具备,谈复国岂非痴人说梦?但神所命定的事终必成就。

曼彻斯特大学犹太裔化学家魏兹曼博士(Dr.Chaim Weizmann)。英国海军部长贝尔福转任外交部长后,于1917年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乡土。同年12月英国自土耳其手中攻取耶路撒泠,随后魏兹曼也率领"锡安运动"委员会到达,他们终于返回犹太本土。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的排犹行动,迫使犹太人大量返回巴勒斯坦。第二次大战期间,因魏氏的努力,犹太复国运动获得英美两国的支持。数万犹太青年也加入英军对德作战,为日后以色列建国准备了军事人才。二次大战结束后奇迹开始出现。联合国决议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分别建立以色列和阿拉伯两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军撤出,新的以色列国于同是宣告成立,成为联合国第59个会员国。二千五百年前圣经所预示的图景,终于成为现实。


不再灭亡:

三次中东战争:
二十二个阿拉伯国家幅员为以色列的五百倍;人口一亿五千万,而新生的以色列则只有六十五万人口(后来也只有三百万)。
就在以色列宣布复国后12小时,阿拉伯联军就对这个新生的国家发动了总攻。当时以色列甚至还没有统一的正规军队,更没有空军和海军,三面受敌,形势岌岌可危。但以色列人深知,得来不易的复国机会断不容再失去,因而为保卫他们新生的国家进行了英勇的战斗,经过十个月的苦战,终于转败为胜,双方停火。
1967年5月16日,这次战争仅历时六日,以色列三战皆捷,占领了六倍于其原有领土的土地。埃及总统纳赛尔因此悒悒之终。
1973年10月6日,因为这一天是犹太人的赎罪日,以色列全国休假,可以攻其不备。至该日下午1时50分,埃叙两国在南北两线同时发动攻击,使正在过节的以色列军民措手不及,几遭倾覆。叙军坦克已逐步逼近最后险要班诺.雅可夫大桥,正当千钧一发之际,叙军汽油供应突然中断,坦克部队瘫痪了。以军战机利用短暂的落日余晖,自约旦河谷低飞出击,用凝固汽油弹将这些坦克悉数摧毁,北线形势立即攻观。当埃军乘胜向东推进时,中路主力在密特拉山口附近与以军对决,战事在平明时刻发动,两军相对展开后,正值朝阳自以军阵地后方徐徐升起,刺目的光焰使逆光作战的埃军目眩头晕,看不清对方目标,无法瞄准,而背光作战的以军则像打靶一般射击埃军坦克,当日击毁埃军坦克二百五十辆,埃军受创,攻势受挫,不久以色列沙隆将军复趁大雾弥漫之际,率三个装甲旅过埃军侧翼,插入敌后。

圣经上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将分散在万民中的以色列家招聚回来,他们就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之地安然居住,我向四围恨恶他们的罪人施行审判以后,他们要盖造房屋,栽种葡萄园,安然居住。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并子孙的子孙都永远住在那里,我的圣所在以色列人中间直到永远。外邦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以西结书28:26)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洁净你们(以色列家),使你们脱离一切罪孽的日子,必使城邑有人居住,荒场再被建造。这先前荒废之地。现在成如伊甸园。这荒废凄凉毁坏的城邑,现在坚固有人居住,那时在你四围的外邦必知道我耶和华修造那毁坏之处,培植那荒废之地。我耶和华说过,也必成就。’”(以西结书24:14)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May 2006   June 2006   December 2006   January 2007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