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相信:主耶稣为了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凡信靠祂的就可以得救。诚如大家所熟知的《约翰福音》3:16所说“……使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是神对我们的应许。
但是在一些基督徒的生活和信仰中我们却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只把看重这一应许的前半部分(不致灭亡),却往往忽略或没有认真的在意过这一应许的后半部分(反得永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得救,但却从不认真地再去进一步思考一下得救后我们所要面对的结果 — 永生。
对于得救的基督徒而言,永生已经是握在手中的,但是很多人的眼睛却仍然死死地盯在今生今世上。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基督徒信主初期初尝主恩时兴奋不已,热心追求,可渐渐地就冷淡下去了。把心思更多的放到了对钱财、功名的追求上,或是忙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务上,疏于读经、懈于祷告,慢慢地远离了神,在试探面前跌倒甚至失丧。
华理克牧师所著的《标杆人生》中这样写到:“人们通常只会在追思礼拜上才想到永恒的问题,而且往往流于肤浅、伤感的想法,对永恒抱着无知的看法……只有傻瓜才会完全不为人人都知道终要发生的事来打算、浑浑噩噩地过他的一生。我们其实应该多思想一点永恒,而不是不加理会。”
为什么要思考永生?1.永生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 [林后 5:1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 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圣经的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所住的不过是帐篷。就像彼得切切地劝我们说:“彼前 2:11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 而这样的归宿是神对我们的应许,是切切实实有一天我们要面对的。我们一生的道路就是回家的道路。
2.人在永生中才得满足。 今生中人无法满足,即便满足也只是片面的、部分的满足。比如:心灵的空虚、能力的缺乏、物资的不丰富、家庭与事业的不能兼顾。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这就是人在现世的真实写照,没有一个人可以在现世得到完全的满足,声称自己一生无悔的只是一种在无知中的自我宽慰。为什么人不能在现世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人本是为永恒而创造。只有在永恒中,在神的国度里人才能因着与神当初造人时所设立的目的相符而得到完全的满足。
3.永生对我们才有真正的意义。 我们在今生所追求的不过是虚空的虚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马书 8:20-21)。世人所追求的就好像是在海边自己在磊堆沙丘,实在是因为面对无边的大海不知道自己的去处何在。人虽然可以专注于自己手中所做的,并从中得到喜悦和安慰,但海水一过,沙滩上却留不下任何痕迹。但是在永生中,我们不仅有永恒的生命,而且有神交给我们的工作。因为人本是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我们灵巧的双手表现的就是神的创造力、我们的思考与创意表现的就是神的理性与自由,还有其他很多。神如此造我们,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把这样的能力用于虚空无意义的事物上,而是要用于永恒的工作中。所以说,需要我们真正去做的工作是在永生中,而不是在今世。
怎样才能思考永生?1.不要满足于今生。 当今的世界虽然已经败坏,但仍然是个五光十色、红男绿女的大千世界。 如果我们做寄居他乡的,却把他乡当故乡,又怎会有渴望回家的心来盼望回家后的日子呢?由于整个人类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科技与文明的进步让很多人不再生活在困苦和无望中。相反,现代科技带给人们更多的便捷、更多的舒适与享受,可以充分满足我们眼目的情欲和肉体的情欲。同时,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更容易让人竭力去追求今生的骄傲。但约一 2:16 告诉我们:“ 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象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魔鬼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拉在它的国度里,就像它当初指着天下的万国对主耶稣说:“你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要归你”(路 4:7)。即便做了基督徒,我们一样会想怎样挣更多的钱、怎样能过的快乐、舒适,怎样能活得体面、有地位而不受人冷眼,或是怎样得到更多的知识、能力、修养等。并不是说这样的追求就一定是错的,因为神所喜爱的人必蒙神的祝福,就像约伯受苦之前与之后都蒙神丰富的供给,生活远超于常人之上;亚伯拉罕、大卫王、所罗门也都尽享荣华富足。但也正是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神在他们的生命中是第一位的,他们仍然切切地渴慕与神同行的日子,并不只是满足于今生的富足。
所以,当我们在感叹“这个世界真是美丽!”“我们的生活真是美好!”时,一定不要沉迷于其中。反过来想一下就知道:今生已经如此美好,永生中岂不更是美不胜收吗?如果我们为今生忽略了永生岂不可惜。
2.要认真地切切体会和思考永生。 神对永生的应许与神其他的话语一样,是信实而可靠的。有一天我们要真实的面对它。体会永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思考死亡。因为死亡是今生的终点,却是永生的开始。当我们面对死亡时,就是要迎接永生了。你们是否为面对死亡做好准备呢?死对于你来说又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没有亲眼见过永生中的样子,但却人人都知道和了解过死亡的情景。神告诉我们死后就有永生,而我们正一步步地走向死亡,那么你是在做好准备主动迎接死亡还是环顾左右直到生生地碰撞上死亡呢?
路加福音第12章中,耶稣设了一个财主的比喻:这个财主思虑怎样把仓库改建得更大好用来存放更多的出产以便安心度日,但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我们的生命不就是如此吗?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终于何时,如果我们不时时提醒自己要多思考永生,为永生作准备的话,等到日子突然来到时岂不是会措手不及吗?
我们很多时候就像这个财主一样,思虑的是如何存储我们在世界上的财宝,却在神面前贫乏如洗。所以路加福音12章21节马上提醒我们说:“凡为自己积财,在 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我们面对和思考永生时就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在神面前富足吗?
如何在神的面前得以富足? (今生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圣经告诉我们要守住我们蒙召时的本分(林前 7:20),但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目标就是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应该是永不停息地追求神。如果我们只求安心度完世上的日子,那么在神面前就无法做到富足。我们必须渴望在真理上进一步追求和得造就,更多地思考神的话语,更多的学会与神交流、听清神对我们的期望与指示。神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今生和永生中的完美的计划,如果我们不去询问神的计划和旨意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神面前的贫乏了。
神不只一次的告诉我们“你们要预备”!主耶稣用仆人、童女的比喻告诫我们要警醒和准备着见主的面。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时完结,所以必须时常预备,抓紧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刻来使自己预备好以见主面,否则我们就成了那恶仆人(路加福音12:45)、愚昧的童女或是上面那个预备财物却无命享受的财主。神的警告是真实可信的,“凡有耳能听的就当听”。
所以,我们当尽快的反省自己目前的人生目标究竟是怎样的,永生在你的人生计划中是否是毫不被考虑的呢?我们的人生目标应该怎样以永生为标杆来重新设计?
2.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永生,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最好是抱着厌世的态度草草过完今生好享受那永恒的欢乐呢?显然不是这样,神并不希望他的儿女糊里糊涂地过完今生。如果今生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完全可以在我们信主后马上把我们接走,那岂不是更体现出他的爱吗?
对永生来说,今生是对我们的考验和考察。我们今生的工决定了永恒中的果效。这实在是最公平的标准。试想,如果没有一个时间限制的话,在永恒中还怎样来区分果效的大小或多少呢?神要在永恒中重新分派给每个人新的工作(“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路 12:44),而这样的分配是根据我们在今生所得的鉴定来进行的。
有人或许会说:没关系,我不追求天上的荣耀,只要能进了天堂就行了。如果有人真能如此“淡泊致远”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一定要特别提醒一句:你的选择将会是永恒的、无法再改变的。天上的荣耀与喜乐是我们在世上没有经历过的,而神明确地告诉我们要积累财宝在天上(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 路 12:33)。如果积累天上的财宝不是好的事情,良善的神必不会叫我们这样去追求,相反,他却明确的鼓励我们去“敛财”,这正说明那对我们来说是美妙之极的。我们所要得到的将会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之事,谁能凭着今生肤浅的了解就可以有把握作出判断说自己可以、愿意拒绝永恒中的奥妙呢? — 你根本不知道那赏赐是什么,凭着什么就说自己不要呢?等真的看到那赏赐时,必定会后悔万分了(必要在黑暗中哀哭切齿了)。
所以,神借着我们所经历的事、我们所接触的人来考验我们的成绩。耶和华是监察人心的神(耶 17:10 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 他要看我们在我们所行的事上是否能结出圣灵的那九个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温柔、节制,加拉太5:22、23)。箴言也告诉我们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 4:23)。
撒加利亚书 13:8、9 “耶和华说,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 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 神。”
此外,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这些让我们能够在永生中有所收获的事情:
1. 尽心、尽兴、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爱神就是遵守他的命令、奉献时间和精力给他。(约 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2. 敬拜和赞美神,与神亲近;
3. 追求神,渴慕他的话语和真理;
4. 事奉神;过团契的生活,爱弟兄姊妹;(约 15:12 你们要彼此相爱,象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5. 为神做见证。
ý 思考我们自己的今生可以让我们从永生中收获什么?永恒中的赏赐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有分别的,这样才是公平的。
ý 求永生的荣耀是功利心吗?功利心这个词用于形容自私、自利、自傲的行为和心态,甚至含有为达目的煞费心机、采用不恰当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但对于永恒中的荣耀却并非如此。耶稣说,我来是为了让人得生命,而且得的更丰盛(约 10:10)。神为我们预备的生命是无比的丰盛的,我们不管汲取多少也不会损害其他人的生命。这与我们现今世界的分配原则是完全不同,因为在我们现今的世界中,一个人多得就意味着别人的少得。所以,功利心才被用于贬义。在永恒中,神希望他的儿女得更丰盛的生命,并且充足的为他们预备了这样的丰盛。而给与的标准就是我们今生所得的果效。当神愿意给与时,他更希望我们也愿意接受和追求,绝不会讽刺他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贪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