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是我们的目标
信主不追求爱而追求其它的东西,就是偏离了目标。与其他的属灵恩赐相比,唯有爱可以作为目标来确立。其他任何恩赐都只是在追求爱的这条路上所收取的礼物而已。
“林前 13:1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
林前 13:2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林前 13:3 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要得着的是什么,那就是 —真实的爱。
2.我们的现状
我们时常听到关于爱的教导,甚至在信主前我们就知道基督信仰是传播爱的信仰。但当我们走入信仰后却往往不知道什么是爱和怎样去爱了。我们都仿佛在睡眠中,当听到有关爱的教导时就突然清醒一下,听过之后又昏昏睡去。这就是说我们没有把爱表现在行为上,或者在心里也没有根本的认识清楚。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并带来永恒的果效。无论我们自己、我们的教会,如果没有显明的爱,就没有力量。我们没有爱的力量,就无法完成领人归主的大使命。一个教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批不但爱主也爱人的弟兄姊妹,这个教会只会裹足不前、渐渐老化、衰败。耶稣在启示录中警告以弗所教会离弃了起初的爱心,并要他们悔改,否则不能合神的心意(启 2:4)。
3.什么是爱(哥林多前书 13:4-8)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对于这段经文正面的解释,有太多的资料可以查询。而且这里用词明确,对每一个人来说“爱是什么”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缺乏的是仔细的把这里所提到的每一种爱的表现用心来体会并切实地行出来。并且,这里的爱是极致的爱,是没有终点的爱,任何一项我们在今生都不可能做得完全,但又必须努力的去做。因为我们做不完全乃是因为我们肉体的限制,在永生中会有完全的爱。
4.关于爱的错误观念
(1)爱神爱够了才能爱人。有的人切切爱主,但却关起门来少与人交往,认为通过读经祷告、感恩赞美就可以自动得到神的爱,然后才能去爱人。我们似乎很难说这样的行为不对,因为圣经告诉我们首要的诫命乃是爱神。但是,对神的爱不仅仅是追求和渴慕神,因为神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怎样做才是爱神,那就是爱弟兄、爱人。
首先,神给了我们一个命令 — 爱弟兄。他要我们遵守这样的命令,遵守的后果就是神会与我们同住。
约 13: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约 14:23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
其次,我们所宣称的对神的爱,其实是不完全的,如果我们不去爱弟兄、爱人,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爱。我们爱,因为 神先爱我们(约一 4:19)。这是说:我们之所以能爱,并不是因为我们先爱神,而是因为神已经爱了我们。我们爱的能力不是我们爱神的果效,而是来自于神对我们的爱。而神的爱是白白的恩典,并不是我们读了多少经、做了多少祷告才能得到的。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每一个信主的基督徒都有爱的能力,因为神已经爱了我们。所以,老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 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 (约一 4:11)
当人说“我爱神”时,所表达其实只是一种愿望,并不是事实。因为神说:人若说:“我爱 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 神(约一 4:20)。虽然我们不一定恨弟兄,但如果我们做不到“爱”弟兄,同样也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所以老约翰说:不是我们爱 神,乃是 神爱我们(约一 4:10)。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爱神,就应当按神所要求的去爱弟兄和爱人,以此来表明我们对神的爱,而不是仅仅靠读经祷告。神在这里并没有对“什么样的弟兄”做出限定,这就意味着是指所有我们看得见的弟兄。所以,如果尚有一个我们看得见的弟兄是我们没有去爱的,我们对神的爱也就是有亏欠的。神既然告诉我们要我们“尽心、尽兴、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也就是在要求我们“尽心、尽兴、尽意、尽力”爱我们所看得见的人(“其次也相仿”)。
太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太 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所以说,爱神与爱人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不能以为爱神是第一的戒命就把爱人放在后期来进行。爱神实际上只是一种表白,并不是说我们就真的爱了神。当我们接受主耶稣时,这样的表白就已经完成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爱人、爱弟兄,当我们这样做时就是在爱神了。马太福音25章中,主耶稣讲了分别山羊与绵羊的例子。那些被称为义的绵羊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爱了主,但主却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 25:40)由此看来,实在是我们爱人的心与行为被称为爱,而不是其他的。神从来没有说饥渴慕义、追求真理才是爱神,也没有说赞美越多就是越爱神,而是告诉我们那爱所见之人的就是爱神。
(2)只要有行为的爱就可以了。 爱是内在的爱心加外在的行为。但有些时候我们无法从内心真的去爱一个人,可是我们仍愿意做出对他有益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行为的爱”了。这种行为的爱只是一种例外,它是一种需要被改善、被完整的爱。行为的爱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追求的目标。所以当我们做到行为上的爱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思考并改善,如何才能行出带有内心真实的完整的爱来。
(3)爱就是客气、客套。 表面的谦让与和气并不代表真正的爱。爱是发自内心的为着对方的利益,这也包括诚实地指出他的错误和问题。如果弟兄姊妹之间只求相安无事的和气,并不是真的在爱中。保罗说:“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罗 12:9)
(4)不恰当的爱的动机。 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所以,在动机上不应有自己得利的企图,即使是为求主特别的喜悦和奖赏。当然,只有的企图要好于求回报的动机。希望自己所做的可以让主喜悦本身并不是错,但以此作为向主求赏赐的凭据就是不妥的了,因为求自己益处的行为不是爱。
(5)爱不是计算出来的。 爱是尽我们的所能,但却不超越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付出不是经过精确计算后或衡量自身利弊后的结果。
玛丽亚用头发为主擦脚;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蕾莎修女抢救浑身爬满蚂蚁和蛆的印度老妇人并收容清洗很多街头的临危病患,使得主的福音在印度大为广传;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它们都告诉我们,不计较的爱是有真实的力量的。作为基督徒,一个有基督生命的人,应当追求的是完全无私的爱,而不是打了折扣的廉价的爱。也许暂时我们没有人能够做到如此完全,但我们可以试着不再过多的计算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而是随时准备甘愿为了爱弟兄姊妹的缘故全然的摆上。
圣经中好萨玛利亚人的比喻以及耶稣对捐出养生钱的老妇人的称赞都说明神所喜悦的是全然的付出,而不是讨价还价后的付出。
5.人为什么会爱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做好完好事后,我们会觉得心里很舒畅、很满足。也就是说,爱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任何一种成就感都是自我价值被肯定后会有的感觉。那么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人在爱时会有自我价值被肯定的成就感呢?当我们真正去爱时,无论是对爱人、对亲人还是对一般人,我们通常都只会感到喜悦和满足,没有觉得痛苦或不甘心。如果有人还没有尝过爱的喜悦和满足,那说明他还没有真正的爱过。爱人是一种付出,而这种付出却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被肯定。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只能是说,神当初造人的目标是为了让人能够爱。爱是人的价值所在,在这一点上是显明了我们是按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所以,我们得到再多身外物或再多能力与学识都不能让人对自己有充分的满足,因为人最大的成就乃是能爱人。
相反,我们取得越多,就越没有满足和平安,也没有喜乐。因为这不是人的价值所在。当我们给与时所收获的满足,证实了人的价值在于爱和给与,这就是神当初造人的目的了。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对现实世界,罪的世界的切实写照。但人们也注意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然不排除个别情况)。这都说明,爱与善本是存于我们心中,只是被罪所引发的环境和经历所掩盖和消蚀了。就像圣经所指出的:“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 24:12 )
起初,人是彼此相爱的;永恒中,人也是彼此相爱的;唯独当人在罪中时是失去了爱的价值的。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恢复了人的价值,所以他要求基督徒要把这样的价值表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爱人如己”是律法的总括。
6.怎么爱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完整的论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性格、现状要自己去弄明白到底自己该怎样去爱人。
在圣经中给了我们一些爱的目标:
(1)爱仇敌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路 6:32、35)。我们原是神的仇敌,是那忘恩的和作恶的,但他却赐爱子为我们死,使我们能够与神和好。这是神那最广大的爱了。他指导我们也要学习这样的爱 — 爱仇敌。
(2)为弟兄舍命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 15:13)。
(3)彼此切实相爱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 4:8)。
既然是目标,那就是我们目前还做不完全的,甚至一生都做不完全的。但也正因为是目标,它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和预备的。如同童女所预备的灯油,将来可在主的面前交账。但是一定要搞清楚,目标本身并不是目标。因为保罗说:即便“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 13:3)。这是警示我们,爱本身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而不要只去追求爱的表现(行为)。
7.学习爱
“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前 1:5)这是正面的教导我们如何去爱,要从内在去建设。这是一种积极的作为。怎样才是“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 每个人要自己思考。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罗 13:10)“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罗 14:15)。这是从反面对我们的教导。是因着爱让我们消极的“不作为”。而这种不作为是完全建立在别人的利益上,对我们自己甚至本是不必要的。同样,如果我们的话让弟兄忧愁,就不要说;如果我们的玩笑、判断、态度、表情、方式让弟兄忧愁,我们都要尽量的不去做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弗 4:15)。人与人相爱要坦诚,但这样的坦诚要以爱心为依托。坦诚不意味着就可以指责和训斥,而是用爱心切实考察相关的细节,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态度等。这样选择的用心就是爱了。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一 3:18)。这是要求我们要信实。人是虚谎的,所以这样的信实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努力去寻求、去改变自己,用行为带出爱的真实来。所以老约翰告诉我们:“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一 3:17)所以,当我们看到弟兄有困难时,如果不是马上采取行动去帮助他,就最好连“我爱你”、“我同情你”这样的敷衍的话也不要说。如果我们见到别人的困难,说“我真的很爱你,但是只能有20分钟给你,因为我实在很忙”。那么要切记,爱不是施舍。勉强留下来不如真心的说一句“抱歉我不能帮你,但我会真心为你祷告”,以免我们留下后反到显出让我们不耐烦的虚伪来。诚实让人喜爱、受宽慰。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 10:24)。神要我们在团契的生活中彼此学习爱,彼此督促爱。因为爱心是要激发的,如果我们不总是有意识的积极的去“激发”我们的爱心,它就会渐渐的冷淡下去。因为在撒旦的攻击下,不法的事总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我们因爱受到的伤害也只会越来越多,这都是因为撒旦要阻止我们去爱,要废弃我们的价值。所以圣经教导我们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 6:9)因为 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彼前 2:15)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 4:17)
8.如何开始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 1:7)。如果让我们一开始就去爱一些我们根本爱不起来的人,那对我们确实是个难题。但不等于我们就可以免去这样的困难。神要我们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这十字架也包括了对仇敌的爱。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去学习,有意识的去进步,从一个自私、胆怯的人向着甘心爱仇敌、敢于为朋友死的心志长进。而这样的长进是从爱弟兄开始的。如果说我们对仇敌爱,最终是把神的愤怒加在他的身上的话,对弟兄爱的就是神给我们的命令了。因为我们的弟兄就是我们的肢体,他本是我们的一部份,同是神的儿女。不论我们有多么不情愿、不甘心,都要因着遵守主的命令而转变为甘心情愿的去爱弟兄。这需要我们付出必需的时间、精力、技巧、感情和行动去做、去求得实际的改变。我们决不能说,“他根本不像个基督徒”、“我不会把他当成是弟兄”或“他肯定不蒙神的喜悦”之类的话来为自己寻找借口不去遵守主的命令。因为主说:“
约 13: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约 13:35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 14:15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约 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所以说,如果我们说我们爱神,就必遵守他的命令 — 爱弟兄。所以,当我们见主时,主会问我们说:“你遵守了我的命令没有?”我们又当如何答呢?难道说:除了某某某实在不像基督徒外,其他的弟兄我都爱啦!这样的回答是否能让主称你为“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吗?
老约翰说:“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约一 2:10)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做到爱弟兄,至少对我们来说已经不会再被绊倒了。在我们爱弟兄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真正的去爱,如何结出圣灵的果子。当爱成为我们身上切实的价值、特质时,我们就能够更多的爱世人(众人)。所以,神为我们安排了爱的功课中在侧重点上的次序。我们从现在就应该开始改变对那得罪过自己的弟兄姊妹的态度和看法,并更多的爱他们和其他的弟兄姊妹。别人会从弟兄姊妹之间的爱中看到神,从而羡慕成为神的子民,同为神的肢体、同得神的爱。所以,一个真正能领人归主的教会,是弟兄姊妹彼此之间切实相爱的教会,这爱就如同灯台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世界,能把人引到神的面前来。
所以,我们切切追求的乃是爱。有了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才能更好的为主做工,参与神赋予的大使命。就像保罗说的:“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林前 14:1)。”不过,虽然也是为了主的工作,但如果一开始就追求医病、赶鬼和行神迹等恩赐,有可能会把我们带离正确的道路。因为这些恩赐乃是赐予的,是我们要去“切慕”的,并不是我们可以“强求”的。走在追求爱的道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偏离正确的路。神在最后决不会指责我们说:你当初为什么不切切地追求恩赐,以致我的工作无法完成?却借着保罗说,就算什么都有,如果没有爱,仍然无益。同样,爱越少,益处也就越少。
9.如何面对爱中的困难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一 3:16)我们当常常思想这句话,常常思想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我们所追求的就是主对我们这样的爱。我们所受的委屈、金钱、精力、时间上的损失、劳费的心智和体力,与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舍命比起来能否值得一提呢?我们与主同钉十字架,就是为了体会主耶稣究竟为我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从这代价中体会主的爱何等深、何等阔!
我们也要寻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因为很多问题是我们解决不了的,唯有通过祷告、读经寻求神亲自的帮助和圣灵的宽慰。这就是在爱人的过程中寻求和亲近神。而神也必与我们亲近,因为当我们单纯的爱弟兄时就是在爱神,神因着我们遵守他的命令就与我们同住、向我们显现。这正说明爱人与爱神是一个同时进行的、互动、互促的过程。
约一 4:12 从来没有人见过 神,我们若彼此相爱, 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
约一 4:16 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 神里面, 神也住在他里面。
10.爱人如己,学会爱自己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爱,如何爱人如“己”呢?我们当追求圣经的真理,爱护和保守自己的心、照顾神给与我们的身体。学习正确、有效处理问题和安排时间的方法与能力,管理好我们的时间、金钱、精力和体力等。只有我们最有效的使用这一切时,我们才能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和体力给别人。越是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越能有爱人的能力和条件。所以,爱人也要求我们更爱自己,而这样的爱不是出于自私、求自己的益处,而是出于积极、向上的生活引导。
我们尤其当细细品味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因为从这样的品味中我们才知道别人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才能在需要时给与他们最恰当的安慰和帮助。神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有他的目的,无论是苦难、忧愁、悲伤、痛苦还是富足、喜乐、平安与满足,但目的的总结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大的发挥爱的价值。
所以,重视自己的态度是我们重视别人的基石。先学会尊重和爱惜自己,才真正明白如何爱惜和尊重别人。因为我们有时会想,这对我来说根本就是无所谓的嘛。所以当别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也会觉得无所谓。
结语
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一 3:14)。
我们得救的凭证乃是圣灵的内驻。因“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弗 1:14)。圣灵就是神,神就是爱。所以我们凭着自己对弟兄无伪的爱心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我们是得救的,是属神的。而神所应许给其儿女的一切都将是我们在永恒中的产业与荣耀。
对于我们一时还无法去爱的人,我们切不可以为就应当如此。而要为自己的做不到求神的怜悯和帮助,并切实的去改变、完善自己的爱心。不完全的爱不是罪,但是否追求完全却可以分辨出我们对主的命令是否忠心遵守。